主页 > 同步视点 > 律师随笔——铜川游记

律师随笔——铜川游记

发布日期:2023-03-02    来源:高喜全

玉华宫是铜川旅游的一张名片。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(公元 624 年), 在铜川营造了一座军事要塞与避暑合一的山宫。建成之际,李渊就率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来此避暑。时值留守京城长安的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争夺皇位正酣,李建成认为此时天赐良机,乘势起兵,发动了宫廷政变。李渊得知消息后采取果断措施平定了叛乱,逼迫李建成不得不来到仁智宫向父亲负荆请罪请求饶恕,李渊便将其关押,在此上演了一幕历史上著名的仁智宫“扣释太子”事件 。
一代高僧玄奘法师于显庆四年(公元659年),奏请高宗皇帝恩准,带门徒移居玉华寺翻译佛经,并在玉华寺住了四年,译完了665卷的佛经,创立了法相宗,后来因去礼佛,摔伤胫骨后不治而亡,于麟德元年(公元664年)二月五日夜半圆寂于玉华寺肃成院。诗圣杜甫有诗《玉华宫》:
忧来藉草坐,浩歌泪盈把。
冉冉征途间,谁是长年者。
道出了玉华宫在经受安史之乱后,萧索破败的情景,也写出了人对历史沧桑、星河巨变的无力感。
2023年元旦,新年的第一天,我们一行人在肃成院参观时候,石窟环形而凿,空空无也,崖壁森立,寂静无声,当年大殿片瓦无存,钟鸣磬响,杳然无声,香火燎然,无迹可寻,疫情刚消散,游人门可罗雀,我们厚衣加身,仍然感觉阴冷刺骨,此地为阴凉之地,夏天避暑可以,冬日倍加阴寒,实不知高僧当年如何在此苦寒之地翻译佛经,历经千辛万苦,终成一代宗师,实在不易啊。
玄奘西行取经,一路上,克服无数的艰难困苦,前后历时19年,行程五万公里,游历110国,在天竺被尊称为“大乘天”,吴承恩正是在其经历的基础上,加之民间传说,创作出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—《西游记》。玄奘的化身唐僧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人物,他的性格、经历、佛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。
次日,我们游览了药王山,一代大师,大医精诚,高山仰止。
孙思邈从小勤奋好学,七岁读书,每日背一千多字,有“圣童”之称。到了二十岁,已精通诸子百家学说,既善谈庄老,又兼好释儒,学识渊博。隋唐两代帝王屡次请他做官,他都“固辞不受”,而立志学医,他擅长阴阳术,在道教养生和中医药学方面多有建树,其自注《老》、《庄》,撰《千金方》行于世,德贤而术广,近通于圣。
药王山为中医养生圣地,文物古迹众多,石碑石刻林林总总,不一而足,有几个地方印象深刻,我着重些笔墨,一一道来。
一处是显化台(北洞),与升仙台(南庵)隔涧相望。我们沿山循级而上,蹬道纡折,回环数曲,始至山麓。台阶141层,暗合药王高寿年龄。拾级而上,便至药王大殿一天门,匾书“龙蟠虎踞”四大字。门前矗立一对狮座龙蟠铁旗杆,“各重一万五千斤”,高约十丈。门以巨石砌成卷洞,倚峭壁拔地而起,气势巍峨,莫可仰视。顶上建有凌虚阁,可凭栏远眺,三面山色,尽收眼底。
一处是药王大殿,亦称献亭,雕梁画栋,金缕朱漆,玲珑壮丽。亭后为药王祀殿,有明代所塑药王孙思邈坐像,高约三米,儒冠袍巾,温厚端祥,令人肃然起敬。坐像右后方为太玄洞。相传“龙有疾,真人治之。既愈,龙穿此洞,以达同官,可四十里”。以故,民间至今尚有“前洞烧香,后洞冒烟”的说法。
一处是龟蛇碑,存两通,一在南庵,一在北洞。金代著名道士谭真君书,明正统十三年(1448)刻立。在南庵者,附刻于《唐太宗赐真人颂》碑之阴。碑高2.04米,宽0.7米,蟠首龟座。碑身正中阴刻“龟蛇”二大字,各半米见方。二字若象形,“龟”如乌龟爬动,“蛇”则蜿蜒盘曲,活灵活现,一挥而就,堪称神来之笔,与药王山之仙气相得益彰。
药王养生地在南庵,住地暗合太极之意。道家文化,太极生两仪,即为阴阳。山之南为阳,北为阴;水之北为阳,南为阴。药王所居之地在北洞,北山为阴,但却在山之南面,水之北岸,是阴中之阳,阴阳互根,阳中有阴,阴阳合和,是生化之机源也。
药王手植柏12.5米、胸围近4米,树冠覆盖面积80平方米。立于孙思邈祭祀殿,古树古建,相映成辉。最特别之处在于,这棵古柏的树干纹理扭转,仿佛女人婉转的腰身,人称“转纹柏”。相传在1917年,军人卢占魁看中了这棵柏树, 想要用它来做自己的棺木,于是便带领士兵砍伐古柏。原本风和日丽的天空,忽然风雨大作,风疾树动,嘎吱作响,于此同时树身扭转,众人惊呼药王爷显灵,卢占魁一行吓得赶紧跑走了。从此,这棵树就被人们叫做“正义树”,清代有诗曰:“古色苍苍起石鳞,虬枝佝偻已千春,时邀夜月闲相诉,似很当年轻转身。”颇有韵致。
金、元时期的两殿前方有五棵柏树,粗可合抱,森然屹立,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方位排列,柏树之间立有“无我”二字碑,此为五行柏气功场,相传为药王孙思邈练功之地,接天地阴阳之气,可成正果。
五行中每一“行”都有“克我”、“我克”的关系。五行相克,是指事物的相互克制、制约或抑制的关系, 如金克木、木克土土克水、水克火、火克金。五行相生,是指事物的相互资生、促进或助长的关系,如木生火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水生木。道家五行功始创于唐代药王孙思邈,千百年来,一直在道教内部传承,是道教修炼的筑基功法,是万法之宗、众功之基。
岁在元旦,时值隆冬,铜川气温颇低,药王山上积雪皑皑,但在五行气功场,冬日暖阳照身,我们倍感温暖,小憩后,我们照猫画虎练了一段太极功,顿感身轻体健,周身暖和,实为纯阳之地矣。同行的任大师雄心勃勃,欲修纯阳之身,梅开二度,再展雄风,令我等仰视。
药王医术精湛,近乎为神,他的养生之法同样高妙。公元682年,孙思邈逝世,享年141岁,他本人的高寿更加证明了他养生之道的实用可行。
养生之首,长寿大法,在于修行道德,药王认为“性既自善,内外百病皆悉不生,祸乱灾害亦无由作。”
药王对中医有很高的造诣:上医医未病之病,中医医欲病之病,下医医已病之病。同行的牛大师认为:上医治心,中医治未病,下医治病,末医治灵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药王认为“养生有五难”:名利不去为一难,喜怒未除为二难,声色不制为三难,滋味不绝为四难,神虑精散为五难。
精、气、神是人身三宝,是养生长寿、养老延年的内在因素。饮食宜于清淡温软简,忌于腻厚生冷杂,他总结了“十宜十勿”的“饮食十则”,这些都是养生的具体方法,真知灼见,简便可行,造福无穷。
《千金翼方》谈:养生故其大要,一曰啬神,二曰爱气,三曰养形,四曰导引,五曰言论,六曰饮食,七曰房室,八曰反俗,九曰医药,十曰禁忌。过此已往,未之或知也。这些都是药王养生的金玉良言,对普通人来讲,有很强的可操作性。
铜川两日游,拜谒两位大师,一位为佛学大师,取经、翻译、布道,创立法相宗,开宗立派,宏利苍生,对后世影响甚大,一位为药医大师,著书立说,大医精诚,医道高深,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达到了巅峰,后人难以超越,实现了 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 药王保身祛疾是为阳,佛王保心立相是为阴,天地之间,一阴一阳为之道,同在铜川北五台一带,聚阳汇阴,吸收天地之灵气,各成宗师,为阴阳之平衡也。这是宝藏,这是铜川人的骄傲,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泽被后世,万世景仰。